|
目前,有3只医药股在上市后取得了300倍左右的惊人涨幅,它们是 云南白药 、 恒瑞医药 和 长春高新 。0 W% b# [9 h5 H
( S$ J# Q6 i1 Q1 C) G3 u
“如果模拟一个指数来追溯,将化学制药中的恒瑞、复星,中医药里的白药、 同仁堂 ,医疗器械中的乐普、鱼跃等15只股票做一个等权重的组合,这个指数过去10年中已经涨了14.5倍。”森瑞投资董事长林存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7 o+ I/ g% F; o9 ~. |: Q
1 Z- s9 G$ `3 Q5 y( { 医药板块为何牛股辈出?今年市场热度这么高,这种热度是泡沫还是源自基本面的支撑?: k, S7 {3 q' A& W% O" V* M
; U% C% Z4 y$ j6 G7 J
多位私募基金经理分享了医药股的投资逻辑。
! b: c# H6 Q# S( I" O' ?+ J0 S, m9 Z) _# s( B! Y [
短期逻辑:业绩驱动$ q A- N/ L8 W. c7 ^; o
5 f% n0 E2 P( c5 E' s6 a% X% }
今年以来,受疫情防控需要的推动,部分医药股涨势如虹,个别股票半年内涨幅超过5倍。部分私募人士认为,这不仅是概念炒作,其中也有实实在在的业绩驱动。
. D; m& U! z+ N7 n0 y( P) l! J4 L3 t0 E! V! U
潮金投资总监刘跃说:“比如,医疗器械中涨势最猛的股票是一家做手套的公司,它去年一副手套可能赚一两分钱,但今年一副手套就赚三五毛钱。目前,它的全球市占率只有3%,未来可能会提升到10%。”2 | u; F* c% \; @* ]7 V
: \# R% N5 ]$ w8 r: {& v 刘跃还举例道,目前世界原料药的生产大国是中印两国。其中,印度的产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,因此,中国原料药企业的下游需求快速上升。“市场这么大,又有涨价趋势,所以今年的原料药板块个股就涨得很好。”
' [) V- G1 R) R V* ]1 C. O
V7 T# G6 r J. D5 W估值约束:供不应求时的静态估值无意义9 |4 r$ T( a- Q3 ]
8 H! C# l7 ]+ N" ~ 医药板块中,部分龙头股的市盈率长期高达七八十倍,到了今年,上百倍市盈率的医药股也不罕见。- B9 e. y6 Q) D# U* l
! D$ V# a: |8 z# F0 T
前海云溪基金投资总监杨勇说:“很多人会觉得医药股怎么这么贵?甚至可能利润还是负的,但市值已经很高了。实际上,医药股的估值方法就跟腾讯、京东或者拼多多很像,虽然上市时依然大幅亏损,但这些公司未来的价值提升空间是显而易见的。”& w- H7 y" P+ z" Z
- k7 f6 V' g& |0 X) x( r" W 刘跃也认为,今年疫苗股集体大涨,尽管从静态估值上看已经比较高了,但因为疫苗产品供不应求,生产多少卖多少。所以,理论上只要产量上来了,利润也就上来了,估值就会变低。
5 u2 B$ Z+ a+ [& H0 t0 Z
# {4 Y* b, w5 H$ u/ v创新驱动:打开巨大的需求空间
2 l0 Z* A. o3 O6 ^ G% N- x& c! l8 j* u5 O1 L9 j7 V. d- r& _, m
杨勇表示,国家近年来非常鼓励创新药的研发和投入市场。对应的,有研发能力的医药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,在二级市场会表现为股价的上涨。
c! z$ N( P- v3 [/ e/ \& s% D7 Y" G% u3 l5 v
林存也表示,中国的医药企业正在研发上奋起直追,这些公司在近一两年几乎有上千个项目立项,各种各样的药品、器械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。高端的抗癌药及各种器械,前些年几乎被外资垄断。但自今年起,这个局面一定会大大改观,在未来十年,“国产替代”在医药医疗领域一定将是主旋律。4 D$ i) s5 F% o1 ^
$ x9 p* j! K4 C6 z' U4 o2 m
林存说,创新药公司潜力非常大,如医药销售额全球排名前十的公司,几乎都是生物制药企业,而且有6家以上涉足肿瘤治疗领域,它们的年销售额都是以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来计算的。" C7 @" g0 E; z4 \& v% U4 U9 q6 H% _( S
3 m9 K) ~. w! J消费属性:带来确定性增长
/ F" U; I, e" R J
( A( H; ?; v$ K# x. q 刘跃分析认为,以疫苗为例,疫苗股不是简单的医药股,它同时还是必需品和消费品。疫苗这个行业的研发周期长、投入高,行业壁垒也高。A股上市公司中,也就只有几家龙头公司,其具备消费属性的“好赛道”能带来确定性的增长。
0 C( f' h; f! o$ K3 Y) C+ X3 [% v$ b: `- }$ H/ \* n3 S: v) d
杨勇说,具有医药产业工作背景的人,都理解“产品为王”的原则,也能理解企业进行医药研发的难度。而如果一个好的产品被成功研发出来,企业或许就能“躺着赚钱”了。因为护城河比较深,而且有独门秘方形成的王牌品种,在过去十年间,有很多中医药股都成了牛股。! p- ~# h- M7 t# C# W
5 R( N$ a; k% C9 S0 \
林存补充道,这些年来,眼科手术、儿童生长素等领域诞生了大量牛股,而且都是涨幅十倍起步的大牛股,这也是源于医药股的消费属性。4 _6 t+ ]; s, R2 W6 @+ u
6 f& h2 J3 [2 t
老龄化:刚性需求垒起投资的“长坡”' s& U% E5 D( c7 [: m4 B
9 N' w% t: j4 O3 { 林存分析认为,老龄化为医药行业带来了刚性需求的上升。目前,我国有3亿人年龄在45岁到58岁,十年后就是55到68岁,很显然,他们将构成医药市场的核心增量。
9 A* x' V9 R4 X( b
( \% K0 g. C4 z4 @& V ] “在未来十年中,一些与年龄有关的疾病治疗领域,如心脑血管、肿瘤等,必然会产生更多的需求。”林存说。
. H% O4 V$ L: H4 @
" M* w5 R: ?' [, C5 u* _+ R集中化:大公司越来越有优势
& Q* l' o7 X* n; Z$ C2 P
6 t6 e/ Z! r# T! y: j9 C5 S 林存说,医药医疗行业有一个特性,大公司会越来越大,而小公司成长不易。由于医药研发的复杂性,投入的资金量可能非常大,而且研发周期也很长,一个新药动辄需要投入5亿至10亿元资金,研发周期要6到8年,甚至是10年。因此,资金越是充裕的大公司研发能力往往就越强,最后多能胜出,而小公司可能研发到一半就被看好它的大公司收购了。
( g+ K D7 E7 z$ K8 E3 u9 J
( S: y6 H1 p% E8 Z6 G+ a1 N' q 林存表示,美股市场市值最大的30家公司中,有40%来自于医药医疗行业。很显然,这是一个被不断集中化的行业。
, ^! V% X8 e$ F- m$ E+ O0 `9 h
7 Z% N6 ]. _. h. E0 L: W2 y" d' Z9 p 林存认为,在未来5到10年中,A股的医药板块一定会超越银行板块,成为市值第一大的板块。目前,A股千亿市值以上的医药公司已有8家,而医药股中未来一定会出现万亿市值的公司。) [) I+ d* p+ ^7 s
* @) t! d5 u w+ k) ~' V
|
|